扫码关注公众号
扫码进入小程序
业务咨询电话:
18001350776
010-65577008
邮箱: shengjunlong@126.com
QQ: 919524354
QQ: 1021226218
(8:00--18:00)
从某种意义上说,除了调降或取消多种税费征收外,最重要的还是要推动政府改革,深化中国的市场化改革,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扩大市场能力,提供一个更强劲的、可持续的财税支撑体系,同时形成有利于企业的宽松发展环境。 前不久,小米创始人雷军表示,未来小米硬件的综合净利润率不超过5%,此番言论引起业界热议。实际上,从整个中国制造业来看,5%的净利润率并不算低。一项参考数据是,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46%。而苹果和三星一季度的净利润率高达22.6%和19.3%。据公开数据,国内四大家电龙头上市公司2017年的净利润率,仅格力电器高于10%,其余公司(海尔、美的、TCL)净利润率低于5%。这不禁令人反思,是什么原因导致制造业净利润率处于低位?从制造业自身来看,净利润率低有两点原因:一是中国制造业的崛起源于全球产业链转移以及人口红利等因素,但目前中国人口红利渐弱,劳动成本上升,成本增加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影响巨大;二是与产业结构有密切关系,国内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在高端制造业的布局相对薄弱,国外企业依靠技术与资金优势获得了高额利润。 由此可见,中国经济要实现转型升级,要找到新的经济驱动力,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一方面要下力气搞创新,向产业链的高端转移;另一方面,也要尽可能降低企业成本,增加利润空间,增强生存力。
>>最新税法>>税收筹划>>中国财税网首页
京ICP备13006748号
咨询电话010-65577008
邮箱:shengjunlong@126.com shengdalong@126.com
在线企业客服QQ:919524354 1021226218
服务热线:18001350776 15001393627 18610868600
版权所有 中国财税网 您是第 9976070 位浏览者 -9883'/**/IN/**/BOOLEAN/**/MODE)/**/ORDER/**/BY/**/1729--/**/rz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