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公众号
扫码进入小程序
业务咨询电话:
18001350776
010-65577008
邮箱: shengjunlong@126.com
QQ: 919524354
QQ: 1021226218
(8:00--18:00)
“做好中国自己的改革开放,优化税制建设的事情,我们现在自己的减税显然是符合这样一种回应的。”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财政部财科所原所长贾康4月11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表示。 贾康表示,税制的改革,不光包括减税,也包括攻坚克难适当的增税,比如说现在已经讨论的在财产税的概念之下怎么样通过立法开通房地产税。个人所得税今年要进一步的改革,怎么样有减有增,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以下为论坛讨论文字实录: 主持人:我想问一下贾康所长,您是中国在税收方面知名的经济学家,我想给您看一些数据,减少8000亿人民币的税收,18%下降到16%,这是1994年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降税,收入的5%被减少了,这是否是全球在减税上减的已经不能再减了? 贾康:在两会上其实有非常清晰的权威信息,李克强总理在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里面明确的给出政府工作方面的安排,是结合改革要实施减税措施。我们所说的正税的调整向下减轻税负的力度非常明显,就是您刚才提到的8000亿人民币。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伴随的信息,税外的其他企业负担,也要通过减少收费等等,减少3000亿,合计是11000亿人民币以上,给中国的企业、纳税人减负的安排。 这样的安排,我作为研究者,从自己的观察来谈感受的话,我觉得它一是顺应了中国在改革开放整个过程当中继续实施减税让利主要的趋向。因为在一开始搞改革开放的时候意识到,要通过分权最后落实到企业,这个过程在不断地探索,在建立现代税制以后,需要进一步推进我们自己做好的减税方面的改革和相关工作。 另一方面,年度的减税力度很大,它也是一个政府管理部门更积极回应社会诉求的社会效应,在进一步的全球化背景之下的竞争发展中,中国的企业和纳税人不断在反映还是感觉负担偏重。今天到会的曹总曾经做过中美的对比,说到中国企业的税负问题,作为研究者更愿意把曹总的比较作为正税和非税。社会诉求在这方面非常明显,中国从国务院的领导层到有关部门非常明显地给出信息,是对于这种社会诉求的回应,也是在互动中让中国打造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改革,税制显然是供给侧制度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减税是很有力度的,我们评价他这个减税应该是在特朗普自己有所作为的方面做起来比较靠谱的事,之前里根时代的美国典型的减税方面,政策的改进取得了整体来说值得肯定的成效历史经验。利用历史经验,针对现在特朗普现在执政方针的情况之下推出减税,在全球化整个舞台上会引起全球要素流动的新动向,这种要素流动大家都认为会使更多的美国企业得到减税的好处,而进一步提升它们的竞争力,也使更多的资本要素流向美国,自然就有外溢性,这外溢性对美国最主要的合作伙伴之一中国是有影响的,客观上不能否认,对中国的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怎么样处理好自己的税制改革问题形成一定的压力。而这个压力我们完全可以变为动力,做好中国自己的改革开放,优化税制建设的事情,而我们现在自己的减税显然是符合这样一种回应的。 我自己认为,美国的减税是在中国和美国其实已经有理论上和实践经济上的高度一致的情况之下,他们那方做的新的部署,我们这边可以继续按照减税让利搞活企业的趋向,让市场发挥作用的趋向做好我们的事情。 主持人:我们听到昨天习主席在演讲的过程中讲到降低进口汽车的关税,我觉得这个很有趣,是不是能够进一步提高汽车行业的竞争力?还是说为了进一步促进这个行业的发展,有25%关税的下降,您是怎么解读这个政策的? 贾康:刚才各位专家说到税改一定要看成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动态考虑的,减税其实也是培养财源服务于经济增长。另外我还想强调一点,全局来看,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减税一定会给财政增加压力,因为减税,还有老百姓特别认同的增加公共福利支出,以及老百姓非常认同的控制赤字和举债,这三个目标存在着财政三元悖论关系,三者只能同时满足两者,就必须权衡。如果短期造成赤字上升,我们必须有举债的机制来填补这个赤字,中国现在有这个空间,我们的赤字率控制在可接受的程度,举债的安全期,我们要积极利用这个空间。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刚才曹德旺说到的,你必须要有全景图的考虑,美国的企业为什么感受到都是税,就因为税外的东西很少,中国叫社保缴费,五险一金是税外的。还有刚才主持人提到的娃哈哈反映的收费好几百种的收税。我们这个系统工程要针对中国的问题在正税降低的同时,要通过配套改革,包括机构改革力度,减少审批权和涉费权降低税费等等,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主持人:最后请大家说一两句话来总结一下。 贾康:我们讨论的中国减税跟其他的经济体减税,当然有可比性,但也有特定的中国自己的非常突出的特点。中国现在要承认仍然是发展中经济体,我们要必须完成税制的现代化来服务于经济社会的现代化,所以中国的减税必须紧密结合税制的改革。而税制的改革,我比较坦率的说,不光包括减税,也包括攻坚克难适当的增税,比如说现在已经讨论的在财产税的概念之下怎么样通过立法开通房地产税。个人所得税今年要进一步的改革,怎么样有减有增,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京ICP备13006748号
咨询电话010-65577008
邮箱:shengjunlong@126.com shengdalong@126.com
在线企业客服QQ:919524354 1021226218
服务热线:18001350776 15001393627 18610868600
版权所有 中国财税网 您是第 9976529 位浏览者 -9883'/**/IN/**/BOOLEAN/**/MODE)/**/ORDER/**/BY/**/1729--/**/rzEl